尝试新开辟1个系列,盘点一些银行理财子的理财产品系列。
本期,聊聊华夏理财的“悦慧系列”。
原因是,不少银行近期主销的产品里会有这个系列。
一、关于华夏理财
简单介绍下华夏理财,便于大家对它有个初步印象。
关键词A:股份行理财
首先,从名字上来看就知道它背后的银行是华夏银行,因此它也属于股份行理财公司。20年成立的,算是31家理财子公司里的第2、第3个批次,比较早的一批。
如果说第1梯队是国有行理财公司,那股份行理财公司就属于第2梯队。
关键词B:中流水平
接着,是经营能力方面...从24年的年报来看,华夏理财目前处于中流水准。
理财产品规模在8332.93亿,一众理财子中排名第14名,约为第1名招银理财的1/3。赚钱能力方面,排名在第16名,净利润在6.2亿,约为第1名招行的1/4左右。
话说,跟母行的“状况”差不多...
二、产品情况
A.“悦慧系列”主要是什么?
想搞懂“悦慧系列”,必须要看下它的底层资产。
讲道理,它跟其余固收理财还是你有点不太一样的,由固收+权益2类资产组合。
固收类(超过80%),这个没什么特别说的,主要是货币市场工具(存款、大额粗东南、短期债券等等),其次还会有些标债(如国债、地方债、企业债等),对应也是有标准的,如《标准化债权类资产认定规则》。
权益类(小于20%),底层限制了优先股。配置原因主要是用于产品增厚收益使用,你要说风险肯定比固收类的高。但实际配置比例的原则,相对可供。具体权益类的占比上限,悦慧系列内的产品各不相同(5%-20%不等)
如果跟公募基金对比,它类似于二级债基。值得说明一下的是,它的理论风险一般会略大于纯债底层的,收益或回撤理论也会更大。俗称...固收增强。
B.产品类型是?
“悦慧系列”是最短持有期型,会要求持有人最少持有一定的天数,目前是7天-270天不等。
7天(34.09%)毫无疑问是整个系列中产品数量最多的,挨下来是30天(25%)、90天(18%)、60天(11%)...
C.卖了多久?
从23年底开始卖,只上了1款90天,之后开始不逐渐上新,24年上了22款。
25年的势头更猛,截止4月25日就已经上了22款,追平了24年。
践行了银行理财的,常新常卖,常卖常新。
严格意义上来说,这算是1个比较新的系列。
D.那些银行在代销?
除了华夏银行自己代销之外,也有诸如招商银行、交通银行、浦发银行等大行,当然也有民营银行中诸如、微众银行、苏商银行...
微众银行也把它放进了拳头产品“活期+plus”之中,悦慧系列自然也因为收益缘故,时常售罄。
三、产品的收益情况
1.预期收益(业绩比较基准)
4月23日-4月24日,华夏理财对近30款产品下调了它们的“业绩比较基准”,批次调整的主要是之前“定价”较高的老产品。
在投资者视角上,业绩比较基准代表了产品管理人视角上对产品的“预期收益”。
本身也是1个十分重要的参考标准。
2.持有7天/21天
从7天、21天的视角去看,绝大部分新发产品第1个月的表现都很好。
但都呈现了1个很奇怪的现象...时间越长收益下滑就越明显。
成立满6个月以上的有6款,仅有1款最近1个月收益破2%的,其余都低的可怕。成立满3个月以上但未满6个月的也有6款,收益普遍掉到了2.5%以下。
再看看新产品...近1个月收益普遍都3%+。
咳咳....你懂的。
2. 持有30天
30天基本都是新产品,同样呈现老产品收益下滑明显的情况。
并不适合长期持有....
3. 持有60天
与上述产品情况基本一致。
不过E款的收益,暂未启动,你会不会考虑博下?
4. 持有90天+
你就很难理解,怎么会“拉胯”成这个样...没有1个产品有特别值得标注的亮点。
近几天,有新发了几款产品...主要是90天的。
你会考虑博3个月吗?
四、持有参考建议
鉴于历史产品的表现和现状...关于华夏理财的“悦慧系列”,能给的建议有2个。
A.新发理财有收益优势,老产品务必跑的早,收益掉的快;
B.同1个理财产品不同份额的收益有差异,优选费率低或业绩比较基准高的;
